近期,公安部督辦了一起針對大學生就業的特大系列詐騙案,涉案金額達到8000多萬元,被騙學生超過400名。
到底是怎樣的招數
讓這么多人落入騙局?
求職中要注意哪些事兒?
@正在找工作的小伙伴
收好這篇防騙指南
擦亮慧眼,避免踩坑!
先來回顧下案件
小劉的父母在一次飯局上認識了一名“熱心人”?!盁嵝娜恕甭暦Q自己認識“內部人士”,可以花錢找“關系”把小劉安排進一家國有企業。于是小劉的父母給“熱心人”打了24萬元錢。小劉便陸續接到了體檢、培訓和崗前考試的通知。隨后,小劉收到了一份蓋著企業公章的勞動合同。上面寫明了崗位、福利待遇等信息,但沒有具體入職時間。由于對“熱心人”深信不疑,小劉辭去了原來在醫院的臨時工作,回家等待正式入職的消息。一等就是兩年,再三催促無果后,小劉向警方報案。
經過詳細調查,一個對大學畢業生實施就業詐騙的團伙浮出水面。這是一個由主要嫌疑人加一級中間人和二級中間人構成、層級分工明確的詐騙團伙,他們通過類似“拉人頭”的方式,利用被害人找一份好工作的心理實施詐騙,各層級都從中牟利。從2021年到2024年,有400多人上當受騙。
騙子的招數不斷升級
不僅有完整的招聘環節
還有看似正規的勞動合同
他們利用求職者找份好工作的急切心情
和“花錢辦大事”的僥幸心理
實施詐騙
有些受害人為此辭掉了原有的工作
不僅錢打了水漂
也錯失了真正的工作機會
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
求職、入職不需要任何費用
一切打著找工作的幌子的
收錢行為都是詐騙!
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不要心存僥幸心理
這些求職陷阱,你能辨別嗎?
非法職業中介陷阱
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未經許可擅自從事職業中介活動,屬于典型的違法違規行為,各類求職“陷阱”中多有此類“黑中介”進行組織或參與。
求職者應選擇具有正規資質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或平臺,查看其是否取得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最好選擇誠信度高、經營規范的服務機構。不要輕信中介機構的口頭承諾,務必簽訂正式服務協議。如遇“黑中介”,請及時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投訴舉報,若個人財務、人身安全等合法權益遭受侵害,請保留好相關證據并立即報警。
入職前先交錢陷阱
《勞動合同法》第九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以任何名義收取勞動者財物?!度肆Y源市場暫行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受用人單位委托招聘人員或者開展其他人力資源服務,不得以招聘為名牟取不正當利益。用人單位或服務機構,均不能以收取押金、保證金、服裝費、資料費等名目作為求職者的錄用入職條件。
求職“內推”陷阱
收費“內推”、保offer等多屬虛假宣傳,涉嫌違法違規 ,求職者千萬不可抱著“走捷徑”“靠關系”等心態輕信騙子的話術,應通過正規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或用人單位正規渠道求職。
招聘“套路貸”陷阱
求職者對有應聘意向的企業,最好事先通過第三方平臺等渠道核查其相關資質,若企業在求職過程中以各種理由要求租用、購買各類工作設備或交錢、貸款才能安排崗位的,應果斷拒絕,以免上當受騙。
入職捆綁付費培訓陷阱
員工培訓成本一般應由用人單位承擔,對經付費培訓可錄用、包就業等要求,求職者一定要警惕“掛羊頭賣狗肉”陷阱,謹防既被坑騙一筆培訓費,又浪費時間精力,最后學不到什么本領,更得不到理想的工作。
兼職“刷單”陷阱
兼職刷單是詐騙更是違法行為,不要下載不明APP、掃描可疑二維碼或是繳納押金。
傳銷“拉新”陷阱
傳銷組織有三大特征:入門費、拉人頭、金字塔結構的盈利模式。
求職者要掌握辨別傳銷的基本常識,避免誤入。求職者一旦被騙、遭受侵害,請立即報警求助,并可及時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投訴舉報。
色情招聘陷阱
以招聘為名誘騙求職者從事色情服務等各類違法違規活動,是近年來的典型騙局。
對此,求職者要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擦亮識別騙局的“慧眼”,遇到“活少錢多、輕松來錢、躺平賺錢”等聽上去很美的招聘信息,遇到“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一定要提高警惕,多查多問多防備,謹防踩雷、掉坑。
盜用個人信息陷阱
在求職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要輕易泄露銀行卡、網銀和支付密碼等信息,提供證件復印件時在合適位置注明用途。
“貓膩”合同陷阱
求職者一定要仔細閱讀并認真簽訂勞動合同,尤其要核實清楚涉及個人權益的重點條款,這是對自己合法權益的有效保護。若屬于非全日制工作,可以訂立口頭協議,但應注意留存當初做出約定時的有關資料。一旦遇到糾紛應及時尋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有關部門幫助,通過正規渠道予以妥善解決。
求職時,要通過合法的、正當的、信譽好的信息渠道來掌握和了解招聘信息,可以到各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公共招聘網站,以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許可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求職。
為大家送上3個求職網站
和1個求職登記小程序
認準這些準沒錯!
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平臺
http://job.mohrss.gov.cn/202008gx/index.jhtml
中國公共招聘網
http://job.mohrss.gov.cn
中央和國家機關所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平臺
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fwyd/SYkaoshizhaopin/zyhgjjgsydwgkzp/
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求職登記小程序:
微信掃碼即可登記
簽合同、試用期,這些事兒要注意!
勞動合同必備條款有哪些?
根據《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必須包括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等內容。
除了以上必備條款,在勞動合同中,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還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應在試用期
還是轉正之后簽訂?
《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因此,無論用人單位是否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均應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的是電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要提示勞動者及時下載和保存電子勞動合同文本,告知勞動者查看、下載電子勞動合同的方法,并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確保勞動者可以使用常用設備隨時查看、下載、打印電子勞動合同的完整內容。勞動者需要電子勞動合同紙質文本的,用人單位要至少免費提供一份,并通過蓋章等方式證明與數據電文原件一致。
自己要留存一份勞動合同嗎?
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并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如勞動者手中沒有勞動合同文本,一旦發生糾紛,可能會增加維權難度。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提出要求,請其給自己一份勞動合同文本留存,用人單位拒不提供的,可以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投訴,請其責令用人單位改正。
試用期的長短能隨意定嗎?
《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試用期的工資怎么發?
《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的80%或者不得低于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并且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
試用期能不繳社保嗎?
《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都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這是法律強制規定的。因此,即使是在試用期,或者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也不能不繳社保。
總之,涉及個人權益的事
請一律謹慎
在尋找心儀工作的過程中
可能不會一帆風順
但先別慌
穩住心態
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
祝大家一切順利、前程似錦!
往期精彩
上下滑動查看 ↓
本期編輯:張子璇
點亮在看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