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求職市場也逐漸熱鬧起來。近日,一則“雄安集團大規模招聘數萬人”的信息在網上傳播,這則信息是真的嗎?近日,多個短視頻平臺都流傳著這樣一則消息,“中國雄安集團急招幾萬名大學生,不限專業,報名就能進”,有些視頻博主還聲稱“招聘有正式編制,年薪20萬以上”。這些視頻發布者大多標注著“就業規劃指導”“央國企規劃師”,引得網友在視頻下面紛紛留言,詢問如何報考、如何參加培訓。但也有人對這則所謂招聘信息的真實性表示質疑。![]()
雄安集團對此進行了回應:中國雄安集團有限公司所有招聘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不舉辦或委托任何機構舉辦輔導培訓班。雄安集團同時提醒,為防止個人信息泄露或上當受騙,請注意辨別官方網址、官方微信公眾號及其它平臺認證賬號,保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如發現相關不法行為或已造成財產損失,請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除雄安集團外,近期重慶軌道交通、江蘇無錫碩放機場等多家單位在網上發布了有關虛假招聘的辟謠聲明,表示部分自媒體營銷號發布的信息存在不真實、不規范之處,提醒求職者注意甄別。虛假的招聘信息在網上肆意傳播,既擾亂了正常招聘就業市場,也嚴重侵害了求職者的正當權益。這些虛假招聘信息為何會在網上層出不窮,我們又該如何辨別真偽?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巍表示,之所以會有很多人相信這些虛假信息,是因為它切中了大眾需求的幾個點:- 國家有相關的促就業政策,所以不法分子會“借樹開花”,政策是存在且真實的,但是攀附在上面的相關信息卻是虛假的。不法分子借助相關政策增加了自己謠言的可信性。
- 很多年輕人想盡快用不同的方式去獲得公務員等工作,因此會輕信相關培訓機構的宣傳。
這些虛假招聘信息既有可信度的加持,又切中了求職人的心理,變成了電信欺詐比較集中的領域。專家表示,網上虛假招聘信息很多是為培訓機構引流的,常常伴隨著所謂的考試培訓、收取介紹費等套路。更有甚者會利用求職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以各種理由騙取所謂的“押金”“保證金”等。當看到相關信息時,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辨別真偽:
專家提醒:針對一些自媒體賬號在網上發布虛假招聘信息的不法行為,根據網絡安全法的相關規定,相關平臺一旦發現,必須及時刪除并予以嚴肅處理。也再次提醒大家,注意甄別信息來源,認真核實,切勿上當。
![]()
喜歡,記得點擊“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