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公考
靜候佳音之際,謹防“假音”騙局
202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筆試已完美“落幕”,考生們在靜候佳音之際,也開啟了一月有余的漫長等待、焦灼期盼。然而,偏偏就是這“空白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的緊張心理和對“上岸”的渴望,制造各種“假音”混淆視聽、設計各種詐騙手段謀取不義之財。
常見詐騙手段
虛假查分鏈接
一些騙子通過發送虛假短信或郵件,聲稱能夠通過“內部渠道”提前查分,誘導考生點擊不明鏈接填寫個人信息并支付所謂的查詢費用。這類鏈接往往帶有惡意軟件,會竊取考生的個人信息或進行詐騙。
后門包過騙局
騙子謊稱認識或直接冒充招錄單位的相關負責人,宣稱可以通過“走后門”幫助考生“上岸”,要求考生支付高額費用。然而,公務員考試的選拔過程嚴格公正,所謂的“后門上岸”并不存在。
修改分數騙局
不法分子聲稱可以通過內部關系修改考試成績,吸引考生支付修改費用。這種騙局利用了考生對成績的焦慮心理,但實際上公務員考試的閱卷和評分流程嚴格保密,根本不存在任何可操作空間。
預防措施
1.核實信息來源
當接到與公務員考試相關的通知時,一定要通過官方網站或撥打官方熱線電話核實信息的真實性,避免輕信未經核實的信息,尤其不要點擊不明鏈接或下載附件。
2.保護個人信息
考生應妥善保管身份證、銀行卡、準考證等個人重要信息,避免隨意泄露,尤其是在網絡平臺或不明鏈接中填寫個人信息,以防止財產損失和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
3.提高法律意識
了解公務員考試的公平、公正和嚴格性,明白所謂的“內部渠道”“包過服務”不可能存在,一旦發現可疑行為或遇到詐騙,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公務員考試是公開、公平、公正的選拔方式,不存在任何“捷徑”??忌3智逍训念^腦,提高警惕,避免因輕信虛假信息而上當受騙。通過加強信息核實、謹慎選擇培訓機構、保護個人信息以及提高法律意識,可以有效防范各種形式的詐騙。
來源:公安部網安局
喜歡,記得點擊“在看”哦
微信掃一掃關注該公眾號
微信掃一掃可打開此內容,使用完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