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道路上充滿了機遇
同時也會面臨一些風險
有沒有什么“信號”
預示著招聘的公司可能“不靠譜”?
遇到這些情況,一定要警惕!
面試只“畫餅”不談待遇
一家公司如果在面試過程中,尤其是到了談入職offer的時候,只強調美好的前景和發展機會,而回避談論具體的薪資和福利待遇,可能是一個“危險信號”。
靠譜的公司
會在合適的時機主動透露薪資水平和福利政策以吸引求職者,而不是故意模糊待遇。如果公司在面試中不愿意透露薪資信息,很可能是他們待遇不合理或者不穩定的表現。
注意!所有口頭承諾
不寫在offer、合同里的待遇
不要有過多期待
公司很有可能不兌現
入職繳納押金、培訓費
甚至扣押身份證件
一些不靠譜的公司,可能會借口培訓或入職押金,要求求職者支付一定的費用。
這是一個嚴重的警示信號!合法的公司不會要求求職者支付押金或培訓費用,更不會扣押求職者的身份證件。
面臨這種情況時
要堅決拒絕
以免造成經濟損失和陷入法律糾紛
試用期轉正后或上班滿一年
才繳納“五險一金”
繳納“五險一金”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涉及員工的基本權益。一家靠譜的公司會在入職后30日內為員工繳納。
如果公司聲稱試用期轉正后或上班滿一年,才開始繳納“五險一金”,這可能意味著公司并不愿意履行自己的法定義務。建議提高警惕,最好避免進入這樣的公司。
“粉飾”崗位
一些不靠譜的公司可能在招聘廣告中夸大崗位和待遇吸引力,但入職后的實際情況與所描述的情況會完全不符。
如果在面試過程中發現大部分面試問題和問題考察能力點與公司在招聘廣告中的信息不符,千萬要提高警惕!
無明確收入構成標準
一家靠譜的公司會明確告知員工的薪資構成,比如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年終獎金等,包括發放標準以及什么時候發工資。如果公司在這方面模糊不清,沒有明確的收入構成標準,那么很可能在薪資支付上存在問題。
求職者要在面試過程中,提前了解薪資構成,避免日后因為薪資問題產生糾紛。
如何應對這些“信號”?
多方求證
遇到上述情況也不一定都是陷阱
只是不靠譜的幾率較大
建議在面試前后
從多個渠道了解公司的情況
包括現員工、前員工、
行業資訊、公開信息等
以獲取更全面的信息
謹慎簽約
在簽署合同之前
一定要仔細閱讀合同條款
特別是涉及薪資、福利等方面的內容
如果有疑慮
可以咨詢專業人士的意見
千萬不要草率簽了合同
保護個人信息
不要將個人身份證件原件、
銀行卡密碼等敏感信息
交給用人單位
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不急于決策
不要被公司急迫的要求所影響
給自己一點緩沖時間
仔細思考是否要進入這家公司
維權意識
如果發現公司
存在違法或不正當行為
要有維權意識
可以尋求法律援助或相關部門的幫助
本期編輯:王瑤
我知道你在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