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l9ndd"><th id="l9ndd"><track id="l9ndd"></track></th></form>

<sub id="l9ndd"><listing id="l9ndd"></listing></sub>

<address id="l9ndd"></address>
    <address id="l9ndd"><listing id="l9ndd"></listing></address>

      您的位置: 資訊頻道 >> 職場江湖
      職場言語暴力的后遺癥有多可怕,你知道嗎?
      職場江湖
      2019-04-10    作者:王阿喵    來源:百城招聘網 33167

      (一)

      近日,我們在“職圈”里收到不少用戶的匿名留言,有好幾條都是關于“職場言語暴力”的,例如——
      A:“實在受不了這種處事方式,一上來不問緣由,就一通罵。做了一個多月,被罵了一個多月,很是反感。是我的錯,你罵我,我無話可說;不是我的錯,你也罵我,難道我就活該被你罵嗎?!新員工難道就是受氣包嗎?!”
      B:“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經常被領導罵,導致我現在找工作都有陰影了......”
      ......
      就好像,在職場,很多老板的原生思想依然停留在:我付給你工錢,你的一切都是我的!你的產出是我的,你的時間是我的,你的人格是我的,你的尊嚴也是我的。我氣不順了,罵你,是你理應承受的,你如果不想挨罵,那就滾蛋!
      是不是有點似曾相識?



      是不是和前段時間熱烈討論的“原生家庭”有點那么的關系?
      在《少年說》中有一期,一位小姑娘曾經站在數人面前大聲告訴她媽媽——
      “你為什么總是要拿我和其他人比較?為什么你總是要打擊我?為什么你就是永遠也看不到我的努力?”
      一連三個“為什么”,聲聲質問,看得讓人不禁有點熱淚盈眶,瞬間聯想到小時候,曾經也得不到家長肯定的我們。
      “我還是會繼續打擊你。因為我知道,以你的性格,如果我不打擊你,你會飄!”
      讓人遺憾也是意料之中的這位小姑娘的媽媽的回答,讓很多人都覺得感同身受。
      “看到這位小姑娘就仿佛看到我自己......”
      (二)
      身在職場,很多事情是身不由己的,但那并不表示,你連你的人格、尊嚴都要一起身不由己。(這里僅針對的是老板毫無分說的辱罵事例。)
      一個長期忍受這種職場言語暴力的人,最后會變成什么樣呢?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馬丁·泰徹教授經過研究發現——
      言語暴力會對人體的大腦三個部位產生影響:大腦胼胝體、海馬回、前額葉(這三個部位是人體主管感知、情緒和思考決策的區域)。
      長期遭受言語暴力的人,由于這三個區域被反復刺激,故而久而會形成一種“求存模式”,慢慢地會發展成“懦弱自卑型人格”。
      這和我們日常說的“求生欲”可不是一個層面上可以發笑的事情。



      結合上面那位匿名留言的用戶,說在被長期辱罵以后,產生了找工作上的陰影,也即是我們所說的,已經在無形中形成了她的“求存模式”。
      而這,對于一個人的人格、心理健康發展是存在嚴重危害的。
      (三)
      看到這里估計有很多人,會想起那張一度傳播力很廣的日本職場臺詞截圖:



      關于這屆90后無法忍受辱罵,一不小心就會辭職甚至輕生。
      于是很多人斷章取義,認為90后挨不得罵、受不得苦,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擠在一間狹小的房間里,月租2500;上班實行“996”模式(9點上班、9點下班、一周上6天班);月薪可能還不到8K,卻要接受一頓飯動不動就要好幾百的高消費;上班被當成“社畜”,還得每日都扮演一個不動聲色、沒有情緒、沒有哀傷的成年人......



      身邊的90后,哪個不是在如此高壓的環境下生存下來的,隨意指指點點別人脆弱不堪一擊的人,很多其實不曾想過,自己曾經也曾是,那被指責的一代。
      90后辭職率高,所以90后是真的挨不得罵嗎?
      不是的,只是90后的自主性相較于前幾代人而言,更高了。
      如果是工作上的錯誤,我犯了錯,那么你可以指出來,哪怕語氣不好,甚至略帶侮辱;但是如果無關工作上的操作,只是因為將我視作你個人發泄情緒的一種渠道,不好意思,我們抵制的,恰好就是你這種人。
      (四)
      最后:在職場,不論是對下屬,還是對同事,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提高自己的修養,不讓言語暴力傷害自己或他人,是對別人的尊重,更是對自己的尊重。
      愿你我共勉。


      a毛片全部播放免费视频完整18